冷湖石油基地遗址旅游包车摄影攻略

戎融文创
2020-07-24
来源:青海戎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
冷湖石油基地遗址旅游包车摄影攻略

奎屯诺尔是蒙古语,意即“冰冷的湖泊”,故又称冷湖,冷湖镇亦因此而得名。冷湖位于冷湖四号以北,相距18公里。地下是山前平原潜水丰富区,俗称水源,半咸水湖,平均深度1.2米,是冷湖地区的供水基地。

冷湖石油基地足遗址 (4).jpg

1955年初夏,地质部石油普查大队(代号632)一分队的30名同志,首先深入到了赛什腾山下,在这块亘古无人的戈壁滩上,留下了第一行足迹。他们最开始的落脚点,就是日后的老基地。曾经有运输处、器材处、机修厂三个二级单位。

冷湖石油基地足遗址 (8).jpg

因处于冷湖四号石油构造带上而得名,海拔2783米,镇区面积2.1平方公里。1959年1月,青海石油勘探局迁址冷湖,后更名青海石油管理局,四号成为局机关及冷湖市所在地,可谓极一时之盛。1990年底,镇区人口6235人。1991年,局机关及其下属单位陆续搬迁甘肃敦煌市七里镇新区,冷湖镇开始衰落,主要工业也由石油转为盐化。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,冷湖镇总人口2434人,主要集中在冷湖四号。



冷湖石油基地遗址在什么地方?

青海省海西州冷湖镇S305旁。

冷湖石油基地足遗址 (1).jpg

怎么去这里?

这里目前已废弃,只能自驾或者包车前往。可以直接导航,在S305旁有土路可驾车进入遗址深处。遗址内部主要干道虽然是土路,但路况可以,轿车也能前往 。

冷湖石油基地足遗址 (7).jpg

遗址里的建筑都可以去看吗?

答:大都可以。注意安全就行。过去的很多建筑:包括矿业贸易公司、学校、医院、食堂、影剧场都还能看到,家属片区也很大。另外在贸易公司对面还有一座后人建立的废墟美术馆,都值得去看看。

冷湖石油基地足遗址 (26).jpg

参观时需要注意什么?

答:如果开车前往废墟参观,建议不要离开主干道,因为一些支路路况较差,轿车特别注意不要前往。可以在开阔的地方停好车后再去徒步。

冷湖石油基地足遗址 (12).jpg

在冷湖镇停留,在哪里吃饭住宿?

答:目前的冷湖搬到了离遗址不远的地方,小镇虽不大,但餐饮住宿一应俱全。如果不是在暑假旺季期间前往,不用提前预订酒店房间。如果旺季前往,建议提前半月预订房间。

冷湖石油基地足遗址 (21).jpg

1952年2月,奉毛泽东主席命令,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19军第57师转为石油工程第一师。8000名官兵脱下军装,穿上工装,放下钢枪,拿起铁锹,从陕南汉中出发,分赴当时有油气勘探的地区,成为基础薄弱的中国石油工业一支具有顽强战斗力的雄师。来到青海的这支队伍,在石油师师长张复振、参谋长陈寿华的带领下,与青海石油职工一起艰苦创业,战天斗地,为柴达木的石油工业写下了重要的篇章,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。

冷湖石油基地足遗址 (17).jpg


地中四

冷湖石油构造最早是632地质队于1955年发现的。1956年,青海石油勘探局派出一支石油钻探大队到冷湖继续勘探找油,6月23日在四号构造开钻第一口探井,即获得低产工业液流。1958年9月13日,冷湖五号一高点地中四井发生强烈井喷,日喷油量达800吨,连喷3天3夜,井场周围成了一片油海。

冷湖石油基地足遗址 (14).jpg

赛什腾山,旧称色尔腾,蒙语意为“黑色的不长草的山”,另一语义为“苏醒”。属于祁连山脉西段支脉,位于柴达木盆地北部内侧,西北起于冷湖,东南至敦格公路东侧与吐尔根达坂山相接,绵延100公里,最高峰海拔4576米。山体北坡陡而南坡缓,多断层,地表起伏大,有大的孤立山峰,山峰之间有较宽阔的山间盆地,山体由灰岩、石灰岩、砂岩等组成。植被稀少,多为干旱裸露地面。整个山脉分为大赛什腾山和小赛什腾山,以两山之间的岩脊口为界,靠马海一方为大赛什腾山,靠苏干湖一方为小赛什腾山。

冷湖石油基地足遗址 (9).jpg


当金山

位于青海西北部阿尔金山与祁连山相连接处。蒙语“当根库特勒”的转译词,意为“独山口”,海拔3648米,南坡平缓,北坡陡。周围牧草丰盛,为优良夏季牧场。

为青海西部地区通往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的要冲,唐朝称之为“匈门”。古时为丝绸之路南线羌中道的重要隘口,一向被视为“青海北大门”。


冷湖石油基地足遗址 (18).jpg

冷湖五号

是石油局采油、钻井和炼油基地,水电厂也设在这里。1975年,兰州空军将原驻于茫崖地区的一个连级雷达站迁驻此地,监视空中入侵活动,1985年撤离。油矿是现在采油厂的前身。

冷湖石油基地足遗址 (10).jpg
相关旅游链接


阅读479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