炳灵寺刘家峡水库旅拍摄影包车攻略

戎融文创
2019-03-29
来源:炳灵寺刘家峡水库旅游摄影包车攻略

刘家峡水库炳灵寺旅拍摄影包车攻略

炳灵寺交通示意图.jpg

黄河刘家峡水库

黄河刘家峡水库东起刘家峡大坝,西至炳灵寺峡口,呈西南--东北走向,南接东乡、临夏县,北连永靖县,湖岸线长55公里,水面最宽处6公里,水域面积达130多平方公里,蓄水量约57亿多立方米,正常水位1735米,海拔2100米。


刘家峡水库.jpg

水库湖面辽阔,风光旖旎,气候宜人,环境优雅,水质好,无污染,是甘肃省最大的水产养殖基地和水上度假旅游胜地。既是一个良好的生态观光地,也是游览炳灵寺的必经之地。向阳码头以东,10里河岸白沙展露,绿柳婆娑,被称为"十里柳林",景观奇妙,带给人一种回归自然、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氛围。

刘家峡水库与炳灵寺 (1).jpeg

水穿过千岩壁立的深邃峡谷,水势有如万马奔腾,景色十分壮观,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刘家峡。乘船溯流而上,河水清洌,浪花飞舞;进入峡谷后,但见两岸奇峰对峙,壁立千仞,景色变化多端,足可与桂林山水、长江的巫峡相媲美。出峡后,眼前是高山湖,湖水荡漾,衬以蓝天白云,别有一番湖光山色。

刘家峡大坝在甘肃省西南部,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,黄河上游干流河道上,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,自己设计、自己施工、自己建造的大型水电工程。

刘家峡水库与炳灵寺 (4).jpg

1958年9月动工兴建,1969年3月第一台机组发电,1974年底全部建成。混凝土重力坝,最大坝高147米,长204米;左右岸各有副坝连接,高12~46米,大坝总长840米。水库总库容量57亿立方米,有效库容量41.5亿立方米。水电站装机容量122.5万千瓦,设计年发电量55.8亿度。

刘家峡水库与炳灵寺 (1).jpg

黄河与刘家峡水库交汇处



炳灵寺石窟:位于永靖县西南四十公里处的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,西晋初年(约公元3世纪)开凿,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(420年),上下四层。

刘家峡水库与炳灵寺 (7).jpg

炳灵寺码头

炳灵寺 (28).jpg

最早称为唐述窟,是羌语“鬼窟”之意,唐代称龙兴寺,宋代称灵岩寺,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,“炳灵”为藏语“仙巴炳灵”的简化,是“千佛”“十万弥勒佛洲”之意。

刘家峡水库与炳灵寺 (3).jpg

炳灵寺石窟又历经北魏、北周、隋、唐、五代、宋、元、明等各朝代的不断开凿、营建、修葺、扩建,其间包括吐蕃王朝时期、确斯罗藏族政权时期及其后藏传佛教的长期经营,规模逐渐扩大,形成了仅次于敦煌石窟寺的具有藏汉两种风格的著名石窟寺。

炳灵寺石窟 (2).jpg

存有窟龛183个,共计石雕造像694身,泥塑82身,壁画约900平方米,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约200米,高60米的崖面上。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“自然大佛”(169窟)以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其主体。 凿于大寺沟西面崖壁上,峭壁长2公里.

炳灵寺 (22).jpg

炳灵寺石窟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它同中国其它几个著名的石窟寺相比,有其自己的特点:第一,这里的石雕、浮雕佛塔很多,这在其它石窟中是少见的;第二,洞窟门顶上方里面再开洞窟,雕或塑有卧佛,这在其它石窟中也是没有的;第三是密宗壁画较多。这与元代藏传佛教兴盛有关.

171.jpg

2014年6月22日,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,炳灵寺石窟作为中国、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“丝绸之路:长安-天山廊道的路网”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
刘家峡水库、炳灵寺旅游攻略

炳灵寺交通示意图.jpg

黄河小三峡:35元人,炳灵寺门票:50元人,全年开放。特窟:169+172窟300元人次,3窟90元人次,6窟80元人次,126窟60元人次。

炳灵寺 (17).jpg

注意:169号窟需攀爬陡窄楼梯到离地60米。必须在保安陪同下参观,有专人讲解。

炳灵寺 (16).jpg

炳灵寺的吃与住

炳灵寺所在的黄河大寺沟没有用餐及住宿条件,只能在黄河的对岸东干码头、永靖县城、或临夏市进行。

炳灵寺的交通

景区大门与炳灵上寺之间约2.5公里单程, 只能步行。沿途石林景致很好,有一线天、布达拉宫、飞天赤壁等景点,石窟与自然风光相间。

自驾车:永靖县城到炳灵寺约70公里,沿377县道,经岘塬乡一三塬乡一杨塔乡一炳灵寺

刘家峡水库与炳灵寺 (5).jpg

刘家峡码头:大船125元人(往返)单程2-3小时,快艇150元人(往返)单程约50分钟,限时1小时20分;

快艇 (3).jpg

东干码头:东干码头一炳灵寺,单程:20分钟,包船450元左右,公路到永靖32公里,临夏25公里。



刘家峡水库与炳灵寺 (8).jpg

炳灵寺重点石窟第169窟

炳灵寺规模最大、时代最早、内容最丰富的洞窟,是炳灵寺石窟的精华所在。它坐落于窟群北端唐代大佛的上方,距地面50多米,原为一个天然石洞。

171.jpg

大寺沟

169.jpg

宽26.75米,高15米,深19米。窟内现存佛龛24个。比较有代表性的佛龛为第6、第7龛。第6龛位于窟内北壁,是一个平面半圆形的三瓣莲式的背屏龛。龛内塑一佛二菩萨像,佛像造型生动,表情丰富。

16922.jpg

第126窟

开凿于北魏。平面方形、低坛基、穹窿顶窟。高3米、深2.9米。龛内正壁雕并坐二佛及二菩萨。

70.jpg

北壁雕一交此窟除二壁雕有菩萨等佛像外,各壁从顶部到底部几乎布满了浮雕。全窟共有雕像112尊,为炳灵寺北魏石窟中造像最多的洞窟。同时,此窟造像具有典型的“秀骨清像”风格,雕造精湛,并有延昌二年(公元513年)造窟题记,是具有代表性的北魏洞窟。

1691.jpg

第6窟

创建于北周,是炳灵寺石窟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洞窟。南北两壁雕菩萨立像各一尊,均戴宝冠,前胸敞开,披巾于腹前交叉下垂,着长裙,手执净瓶、念珠等法物。。南壁下方画着山岩之间的一株大树上,有猿猴攀援、鸟雀停伫,讲述的是著名的“猴王本生”故事。在全国其它同一时期的洞窟中并不多见,因而显得十分珍贵。


第3窟

3窟.jpg

始建于唐代,明代重绘。平面方形、平顶窟,高3.5米、深3.1米。此窟的重要价值在于窟内正中凿一四坡顶方塔。此塔整体及细部均具有初、盛唐的风格,是研究唐代建筑和佛教石窟形制的重要实物资料。另外,塔顶正中有印度佛塔中常见的覆钵形。这种把印度塔建筑中的某些特点,巧妙地融会在中国民族建筑形式,在全国其它石窟中,也是独一无二的。


艺术风格

西秦、北魏、唐代和明代是炳灵寺历史上佛教最为兴盛的四个阶段。西秦时期的石窟主要有169、192和195窟。西域佛教艺术风格在这一时期的造像上有明显的反映。

北魏时期的石窟主要以126、128、132等窟为代表,充分反映了秀骨清像、褒衣博带的中原佛教艺术风格。

炳灵寺石窟 (1).jpg

而北周至隋代的造像从北魏细颈细腰、秀骨清像转型演变为形体丰满、挺拔秀美的造型风格。这一时期的造像大多比例匀称,造型丰满,动作舒展,具有纯厚的造型感。隋代的壁画,由于元、明以来密宗画的刷新和重制,保存下来的不多,主要有8窟南北壁的供养菩萨画像,姿态生动,神情各异。

唐代(含吐蕃)和明代,此时开窟造像之风胜过此前任何一个时代,造像都强调健康丰腴的美,比较注重形象动态的节奏,身材与体态都趋于理想化的美感,是人体形象自然美感的典型概括,特别是对人物肌肤的表现,微妙地表现出了内在的生命力,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。

炳灵寺 (13).jpg

相关行程

兰州到西宁包车3天,经炳灵寺、临夏红园广场、拉卜楞寺、孟达天池、坎布拉黄河风光带等自由行

兰州到西宁包车3日,黄河刘家峡炳灵寺、临夏红园广场、拉卜楞寺、同仁藏传佛教文化圈、坎布拉黄河风光带等自由行

甘南陇南包车5日,经黄河刘家峡、炳灵寺、临夏红园、米拉日巴佛阁、郎木寺、扎尕那、黄河首曲、官鹅沟等环线

阅读1771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