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海各地名称来历

不详
2019-12-30
来源:网络

青海各地名称来历

因境内青海湖而得名,西汉称鲜水海,又称卑禾羌海(因属卑禾羌部落而得名),王莽改称西海(以为西方之海;与北海、东海、南海对应),北魏始称青海(意为青色的海;注:后世蒙古语称之库库诺尔,藏语称之错温波,均为对汉语“青海”的译称,译为“青/蓝色的海”)。

环青海湖风光带 (21).jpg

今青海地区,唐、宋为吐蕃地,明为西番地,清雍正三年(1725年),置青海办事大臣。1912年6月,改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办事长官。1913年8月,增设青海蒙番宣慰使(职权于青海办事长官重叠),1915年10月,裁青海办事长官,蒙藏事务统归青海蒙番宣慰使,1927年2月,裁青海蒙番宣慰使,置青海护军使.1929年1月,设立青海省。


西宁市

东汉建安中置西平郡,并置西都县。西晋析置长宁县(治今大通县长宁镇),因长宁水为名。宋崇宁三年(1104年)置西宁州,取西陲安宁、西事底宁之意命名。明设西宁卫,清置西宁府,后改西宁县, 1944年置西宁市。


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

宋崇宁三年(1104年),改达南城为大通城(今门源县浩门镇)。清雍正三年(1725)置大通卫(今门源县浩门镇)。

大通县 (1).jpg

乾隆九年(1744)大通卫迁治白塔城(今大通县城关镇),乾隆二十六年(1761)改大通卫置大通县。1958年迁驻桥头镇。县以大通河而得名。1985年11月6日,国务院批准撤销大通县,并于1986年7月10日在原行政区域内建立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至今。


湟中县

明时,湟中地属西宁卫,明以后,汉族、回族大量移居境内,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,汉、回、藏等多民族共居的地区。

塔尔寺124.jpg

清时地属西宁县。民国三十二年(1943年),西宁县县城迁至鲁沙尔,民国三十五年(1946年),始称湟中县并沿用至今。新中国建立后,湟中为省直属县。1960年1月至1961年7月,属西宁市。1961年8月,复为省直属县。1978年,划归海东地区。1979年,划属海东地区。2000年1月,属西宁管辖。因地处湟水中游,古为“湟中地”,故名湟中。


湟源县

1913年改丹噶尔厅置湟源县,因地处湟水源头而得名(注:后由本县析置海晏县,湟水源头今位于海晏县)。

湟源古城门203.jpg

别称丹噶尔。清雍正三年(1725)筑丹噶尔城,属西宁县。道光九年(1829年)析西宁县置丹噶尔厅,民国(1912--1949年)二年,西宁府改为西宁兵备道,丹噶尔厅改为湟源县。1949年9月9日湟源解放。1949年10月至1978年9月,湟源为省直属县。1978年10月9日,海东地区成立,辖湟源县。1999年12月5日,湟源正式划归省会西宁市管辖。

丹噶尔,系“东科尔”转音。因境内东科尔寺(一译东科寺,位于湟源县日月乡寺滩村东科河畔;清顺治初年西藏东科尔人来此建寺,故名)而得名。东科尔,部落名,其义不详;一说意为“白海螺”,或误。


互助土族自治县

民国十九年(1930年)9月29日,互助正式建县,县治威远堡。隶属青海省政府。1949年9月12日,互助县解放,隶属青海省人民政府。1960年4月5日至1961年8月,互助县隶属西宁市1961年8月15日至1978年9月,为青海省直属县。1978年10月19日,青海省成立海东行署,互助县隶属海东行署至今。

土族风俗.jpg


乐都区

秦汉以前,乐都属羌戎地,汉武帝元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,汉军进入湟水流域,乐都地区归入汉朝版图。汉宣帝神爵二年(前60年)设破羌县,属金城郡。南北朝时南凉主立国,定都乐都。北魏孝昌二年(526年),改乐都郡为鄯州,移西都县于乐都。隋文帝开皇十八年(598年),改西都县为湟水县,隶属鄯州。

瞿坛寺3.jpg

宋时称邈川、湟州、乐州。元时,乐都属西宁州。明代先后设碾伯卫、西宁卫碾伯右千户所,清雍正三年改为碾伯县。民国十八年(1929年青海建省,改碾伯县为乐都县,隶属青海省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乐都县。1979年6月9日划海东专区,县府驻碾伯镇古城大街。2013年2月海东市成立,市政府位于乐都区。乐都区从此以后成为海东市中心城区。

2013年2月8日,国务院(国函[2013]23号)批复同意撤销海东地区和乐都县,设立地级海东市。海东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乐都区海东大道10号。海东市设立乐都区,以原乐都县的行政区域为乐都区的行政区域


平安区

1978年由湟中县析置平安县,因驻地平安镇而得名。2015年2月16日,国务院批复同意青海省调整海东市部分行政区划,撤销平安县,设立海东市平安区,以原平安县的行政区域为平安区的行政区域。


化隆回族自治县

西魏废帝三年(553年)置化隆县。因境内化隆谷(一作挖隆谷,藏语作哇隆)而得名。化隆,羌语,其义不详。藏语继承古羌语,意为“黄牛(沟)”。

夏琼寺黄河悬崖.jpg

唐先天元年(712年),为避李隆基名讳,改化隆县为化成县。天宝元年(742年),又改为广威县,后陷于吐蕃。清乾隆九年(1774年),在今化隆巴燕置巴燕戎格抚番厅,1913年改设巴戎县,1929年改名巴燕县,1931年改为化隆县,取历史上的化隆县一名命名。1954年设化隆回族自治区(县级),1955年改名化隆回族自治县。按:巴燕戎格,一作摆羊戎,简译为“巴戎”,蒙古语,其中“巴燕”意为富饶。


循化撒拉族自治县

青海秋孟达.jpg

北宋筑循化城,清雍正八年(1730年)置循化营,取“遵循王化”之意命名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,移河州同知于循化,改置循化厅,1913年设循化县。1954年设循化撒拉族自治区(县级),1955年改名循化撒拉族自治县。


海晏县

1940年由祁连自治局析置海东设治局,旋改名海晏设治局,因邻近青海湖,取“海晏河清”之意命名。1943年改设海晏县,1949年设海晏区,由湟源县领导。1951年恢复海晏县,1952年改设海晏藏族自治区(县级),1953年复改海晏县。


刚察县

1950年设刚察区(县级),1954年改设刚察县,因当地藏族“刚察”部落(一译岗察、冈察,语义不详;该部落来自今贵德县常牧镇冈察村)为名。

ph5538-p00922.jpg

门源回族自治县

1929年析大通县置亹(mén)源县,因地处古浩亹水(即今大通河;古浩亹水,亦名阁门河,《晋书·音义上》:“亹者,水流夹山,岸若门”,孟康曰:浩亹读合门。颜师古曰:浩音诰,水名也,亹者,水流峡中,岸深若门也。

门源.jpg

西汉曾置浩亹县,治今甘肃永登县河桥镇;北宋在浩亹河上筑大通城,此河遂因大通城而改称大通河)源头而命名。1953年设亹源回族自治区(县级),1955年改为门源回族自治县,1959年,亹源简化为门源。(亹1.[ wěi ]a.缓慢流动,无止无休”b.形容孜孜不倦。2.[ mén ]山峡中两岸相对如门之处.)


黄南藏族自治州

元属吐蕃等处宣慰司辖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,设河州卫、改必里万户府为必里千户所,辖黄南南部游牧部落。1953年设立黄南藏族自治区(专区级),因地处黄河以南而得名。1955年改称黄南藏族自治州。

同仁县

1929年析循化县置同仁设治局,旋改为同仁县,因部族繁杂,取一视同仁之意为名。1952年改设同仁藏族自治区(县级),1953年复改同仁县。

黄南泽库草原2.jpg

尖扎县

1952年析贵德县东部置尖扎区(县级),因当地藏族尖扎部落(意为“野兽出没的地方”,一说意为“哥哥的后裔”)为名。1953年设尖扎县。

共和县

1929年析西宁县、湟源县置共和县,取“五族共和”之意故名。1952年改设共和藏族自治区(县级),1953年复改共和县。

贵德县

西汉筑归义城(在今贵德县尕让乡境内),元至元八年(1271年)设贵德州,取“以德为贵”之意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,改贵德州为归德州,洪武八年(1375年),又改为归德守御千户所,清乾隆四十七年(1782年),改归德所为贵德所。乾隆五十六年(1791年),改贵德所为贵德厅。1913年改设贵德县。


玉树州

玉树市:译为“遗址”,魏晋南北朝时属苏毗王国,隋称“女国”,唐称“东女国”,元属吐蕃等路宣慰司,唐、宋时为吐蕃地,明属朵甘思宣慰司,明末清初受囊谦王族统辖。县城所在地结古朵是历史上唐蕃古道的重镇,也是青海、四川、西藏交界处的民间贸易集散地。

嘉那嘛昵冬季.jpg

称多县:公元1265年,八思巴大师于此地讲经灌顶,聚集信众万余人,称多即“万人聚集”的意思,八思巴并在称多本地收徒一名,授名“嘎阿年胆巴贡噶扎巴”,后继大师之位担任元朝帝师。这里有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嘎朵觉沃神山。康巴人的母亲河雅砻江发源于称多,这里是扎溪卡游牧文化的发祥地。素有玉树歌舞之乡的美誉。

囊谦县:魏晋前为羌地。后属多弥国、苏毗国,唐属吐蕃政权辖地,南宋属囊谦部落头人管辖直至清。囊谦因囊谦千户而得名。这里景色宜人,风光秀丽,素有玉树小江南之称。

嘎丁寺2.jpg

治多县:长江在藏语中称“治曲”,治多译为长江上游之意,长江发源于此。传说这里是格萨尔王岳丈嘎嘉洛的属地,倾国倾城的绝色女子格萨尔王妃珠姆出生的地方。这里有享誉全国的藏羚羊的乐园可可西里。

治多县岗萨寺 (14).jpg

杂多县:著名国际河流澜沧江发源于此,澜沧江在源头称”杂曲”,译为澜沧江上游之意,并横贯全县.又因境内所产“冬虫夏草”体大、质优享誉国内外,有“中国虫草第一县”之美誉。

曲麻莱县:因美丽的曲麻滩而得名。古为羌地,历属吐蕃、吐蕃等路宣慰使司、朵甘思宣慰使司、和硕特蒙古政权、青海办事大臣、玉树理事、玉树县辖。是中华母亲河黄河的发源地,素有黄河源头第一县、野牦牛的故乡之美誉。


果洛藏族自治州

果洛,藏语意为“反败为胜的头人”。相传过去有格龙巴部落反败为胜,打败其他部落,故名。明清之际,出现“郭罗克松”(意即“三郭罗克、三果洛”)的名称,清代通译“郭罗克”,清末,又译“俄洛”。民国以后,通译“果洛”。1950年设果洛区,1954年设立果洛藏族自治区(专区级),1955年改称果洛藏族自治州。

黄河牛头碑.jpg

杂多县

魏晋南北朝时,属苏毗女国。元,为隶吐蕃等路宣慰使司。明,属朵甘思宣慰使、和硕特蒙古政权。民国六年(1917年),归玉树理事辖。民国十八年(1929年),改隶玉树县。1953年,由玉树县、囊谦县析置中格县。1954年,定名为杂多县


格尔木市

1956年设立噶尔穆工作委员会(县级),1960年改设格尔木市,1965年改设格尔木县,1980年复置格尔木市。“格尔木,蒙古语音译,标准读音应为“郭勒木德”,意思是“河流密集的地方”。因境内格尔木河而得名。民国时期译作“郭里峁”,1955年改译为“噶尔穆”,1960年将“噶尔穆”简化为“格尔木”。

格尔木 (1).jpg

德令哈市

1956年设立德令哈工作委员会(县级),1958年改设德令哈县,1962年撤销,并入乌兰县。1988年析乌兰县置德令哈市。德令哈,蒙古语,源于柯鲁沟旗中心寺——“阿拉腾德令哈”寺(原址位于市郊宗务隆山,“文革”期间遭毁坏,2001年在市区重建)。“阿拉腾德令哈”意思是“金色的原野”,德令哈是“阿拉腾德令哈”的缩略。


天峻县

1954年析原都兰县地置天峻藏族自治区(县级),1955年改设天峻县。天峻,因境内“直尕天钦”山(简译天峻,俗称天峻山,意思是“阶梯状山”)而得名。藏语“直尕天钦”源于蒙古语“天沁察汗哈达”,意思是“陡峭的白山崖”。

秀龙沟四瑞相2.jpg

玛沁县

唐设“笼络州”。元属“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”。明属朵甘行都司和硕特蒙古政权辖地。清为上郭罗克百户、中郭罗克千户部落牧地,青海建省后由省直辖。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为果洛行政督察区属地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设西乐设治局。民国三十五年(1946年)撤销。1952年玛沁地区解放。1957年设置玛沁县。1957年析甘德县置玛沁县。玛沁,藏语音译,系“阿尼玛卿山”一名的省译,意为“黄河上游最高大山”。

班玛县

贞观八年,党项诸部内附,今班玛县地入唐版图。康熙六十年,今班玛隶属于四川成锦龙茂道松潘漳腊营。民国二十四年,今班玛隶属果洛行政督察区管辖。2001年3月5日,青海省政府青政函[2001]14号文批复:撤销莫坝乡,设立并命名为赛来塘镇(政府驻地不变);撤销班前乡,并入灯塔乡。调整后,班玛县辖1个镇、8个乡:赛来塘镇、多贡麻乡、玛柯河乡、吉卡乡、达卡乡、知钦乡、江日堂乡、亚尔堂乡、灯塔乡。1955年设班玛县。班玛,藏语音译,意为莲花。

班玛白扎寺11.jpg

达日县

民国十八年(1929年),青海建省后属青海省辖;民国二十七年(1935年)十月以后,归青海省达日行政督察区管辖1949年,达日县境内居住有红科、上莫坝、岗巴、达哇、查朗、周吉、多日哇、官科、藏吉、和科、特合土、桑日麻等12个大部落,50余个小部落;1952年8月4日,中国共产党达日工作委员会,西北军政委员会达日工作团进驻查朗寺,

达日地区宣告解放;

1954年6月,青海省第55次行政会议决定,并报经国务院批准,在多尔哇达正式建立了达日县人民政府。全县统属12个独立部落,将其按习惯居住地域划分为7个区,先后成立了区人民政府。1955年设达日县。因境内达日河(藏语达日曲、达日勒曲、达尔洛曲)得名,“达日”系藏语“兴旺发达”之意。

久治县

古为羌地,唐隶羁縻州,后属吐蕃王朝,宋属吐蕃厮,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,明属朵甘行都指挥使司,清属中郭罗克千户和查洛赛千户牧地,隶四川省松潘镇管辖。

年宝玉则300.jpg

青海建省后划隶青海省,民国二十四年设果洛行政督察区,民国二十九年设白玉设治局。1955年由甘德县析置久治县,隶果洛藏族州。久治于1955年3月建立久治县人民政府。

玛多县

古为羌地。唐属羁縻州辖地,后属吐蕃。明属朵甘行都指挥使司。明末清初属和硕特蒙古政权辖地。清属上郭罗克百户辖地,隶四川松潘镇漳腊管辖。

黄河源头11.jpg

民国三十年(1941年)置哈姜设治局。民国三十二年(1943年)并入星川设治局。1950年解放后分属达日县和甘德县辖1957年由达日县、甘德县析置玛多县。1959年划归海南藏族自治州管辖。1962年复归果洛藏族自治州。“玛多”系藏语“黄河源头”之意。


阅读1629
分享